潮泉镇位于肥城市东北部,与泰安市岱岳区、济南市长清区相接,总面积52.9平方公里,辖11个行政村,共2.1万人,是全国文明镇、国家卫生镇、国家级世上桃源森林生态康养小镇、山东省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山、东省精品文旅小镇、山东省农业产业强镇、山东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省旅游强乡镇、省宜居小镇、省服务业特色小镇、山东省乡村振兴示范镇、泰安市乡村振兴示范区、泰安市乡村组织振兴示范镇。
1、自然环境优美宜人。潮泉镇位于泰山西麓山脉延伸,生态环境秀丽,自然资源丰富,物产丰饶。地理位置优越。处于省城济南、泰安、肥城三城交界处,由泉德路向北到省城济南40公里,南部新泰临公路东去20公里,与京沪高速铁路、京福高速公路及104国道相连,东到泰安市区25公里,西至新城8公里,济微高速自北向南贯穿全域,设有高速出入口一处(在建)。境内济微路潮汶路、泉德路、富士路、张王路、观光路、旅游大道等四通八达。自然环境优美。境内翦云山是肥城第一峰,海拔607.7米,山区森林覆盖率达到98%以上,形成了“山顶松柏戴帽,山间果树缠腰,山下绿水环绕”的立体生态林业发展格局。历史文化深厚。境内现存历史遗迹20多处,有距今2600年、被评为国家珍贵遗产、省级重点文物的小王庄西周墓葬遗址,有保存较为完整的春秋时期齐长城遗址,还有夹谷会盟处、明代八卦庙、唐代黄巢寨和擂鼓台等景点。百福图村诞生了肥城第一个党小组,先后涌现出赵庆夫、刘玉昌、赵林山等不同时期、不同岗位为中国革命和改革建设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潮泉儿女。
2、经济发展稳步推进。2024年,镇财政收入2812万元、同比增长9.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6亿元、同比增长37.4%。工业经济持续壮大。全镇现有27家重点工业企业,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家,2024年实现总产值7.3亿元,先后培育9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省级瞪羚企业、4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0家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1家省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4家省级数字经济“晨星工厂”,1家“新三板”挂牌上市企业,7家齐鲁股权交易中心上市企业,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现代农业提质增效。林果产业是主导产业,全镇共有经济林3.3万亩,其中大樱桃16500亩,核桃5500亩,苹果2600亩,肥桃、板栗等果品8000余亩,先后实施精品果园、休闲采摘、电商直播“三大行动”,培育现代农业示范园32家、专业合作社12家、采摘园100余家、农村电商100余家,建成孙楼樱桃批发市场、柳沟农产品集散市场2处专业化林果产销基地,打造潮泉苹果、孙楼樱桃等一批省优金奖农产品,年产值超5亿元以上。文旅融合产业升级。深化农文旅融合发展,着力推进政企合作,先后与上海景域、泰山文旅、西安锦上添花公司、肥城城资集团建立合作,开发打造梦幻桃花源、桃花源·桃源里和泰麓泉景和三大核心文旅项目。新上山东综艺频道快乐向前冲节目,2024年十一期间开始录播,异常火爆,吸纳游客超10万人次,进一步扩大了肥城乃至泰安文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乡村振兴阔步前行。紧紧抓住创建第二批山东省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契机,努力打造共建共享、共富共美、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样板镇。党建引领坚强有力。坚持以组织振兴引领乡村振兴,紧紧抓住党政干部、“两委”成员、后备力量、新乡才四支乡村骨干,实施支部建设提档升级、支部书记绩效奖惩、乡村振兴打擂比武、后备人才引雁归巢“四大工程”,进一步提升支部建设规范化标准化水平,激励党员干部转变作风,打造6个五星级农村支部。人居环境持续提升。以《潮泉镇全域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为基础,逐村制定人居环境提升方案,先后争取各级各类支持资金8000余万元,实施绿化、净化、硬化、美化、亮化“五化”提升工程,涉及道路改造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一村一品打造特色景观30余处、景观带6万平米,绘就一幅“景在村中留、人在画中游”的美丽乡村画卷。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依托集体经济发展“十大模式”,逐村分析、因村施策,打造“村集体+企业+大户+村民”利益共同体,2024年全镇11个村实现集体经济收入共计699万元。
4、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努力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治理体系优化完善。扎实推进党建引领乡村基层治理,大力推进“泉心办”民生服代办,打造镇村两级“桃小美·泉心办”服务团队,镇级便民服务中心设置“首席帮办”“专职帮办”承接业务范围上墙公告,全年累计受理业务2152件、办结率100%。社会服务更加健全。高度关注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累计开展送戏下乡、文化宣讲、志愿服务等各类活动270余场次。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提档升级驻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实现民政、社保等多部门合署办公,完善驻地10分钟便民服务圈。全面做好社会帮扶,扎实开展入户大走访大宣传活动,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严格落实国家惠民政策,全面加强弱势群体关怀,发放保障金196余万元。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全力化解矛盾纠纷,面对群众所急所盼不推诿、惩治“庸懒散拖”不留情,确保社会稳定。狠抓平安乡村建设,推动“雪亮工程”全覆盖,被评为泰安市“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单位。依托镇综治中心平台,实行联治、联防、联动“三联”工作机制,构建齐抓共管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新局面,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