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园镇位于肥城市西南部,毗邻肥城市主城区,镇域面积100.8平方公里,辖40个行政村,总人口5.6万,是肥城桃的正宗产地和主产区,素有“世上桃园”之美称。镇域内青兰高速、泰肥一级路、泰临路横贯东西,肥梁路、孙牛路、湖王路连接南北,交通区位优势显著。
近年来,桃园镇在肥城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创新实干、奋勇争先,经济社会事业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先后获得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山东省农业产业强镇、山东省特色优势食品产业强镇、山东省文明乡镇等荣誉称号。
桃园镇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宝地。春秋时期,至圣先师孔子曾游于此,在凤凰山下遇雨晒书,留有“晒书城”古迹至今。镇域内有玉都观、玉皇阁·修真观、玄帝庙等众多历史古迹。桃园镇是肥城县委的诞生地,1938年6月,首届肥城县委在桃园镇西里村成立,开启了中国共产党领导肥城人民进行抗日斗争的序幕。红色的热土上孕育了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曲格平先生,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指挥员阴法唐将军,中国侨联兼职副主席、国家发展改革委一级巡视员郭启民等众多先模人物和社会贤达。
桃园镇是特色鲜明的肥桃之乡。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瞄准肥城桃产业规模化、标准化、数字化发展方向,组建了肥城桃产业技术研究院,与山东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省果树研究所等单位合作,先后实施高效栽培、名优果树改良等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重点培植康顿农业、桃都果业、正大果业、桃子姑娘等企业,建成现代化标准果园6000余亩,年可生产优质肥城桃3万余吨,引进桃汁、桃胶、桃酒等延链补链项目。投资2.5亿元打造肥城桃数字农业产业园,建有物联网智能设施大棚、全自动化选果车间、智能化综合管理平台等智慧终端,典型经验被中央网信办纳入《数字乡村建设指南1.0》在全国推广,并受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全镇共有正港木业、鸿运阁、泰山礼恒宝等桃木雕刻企业11家,手工艺人60余名,形成了桃木剑、如意、摆件等20大系列,3000余种桃木工艺品,作品先后荣获国际、全国、省市150余项奖项,拥有8项国家专利。
桃园镇是加速崛起的宜业高地。深入实施新型工业化强市战略,以现代食品产业为主赛道,规划了“三区三园”产业布局,全力构建农业全产业链,深入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引进了江苏立华牧业、泰安鼎力胶业、山东龙强食品科技等各类食品加工企业30家,着力打造集食品加工、流通、研发为一体的现代食品产业园,凭借该优势入选省工信厅表彰的山东省特色优势食品产业强镇。
桃园镇是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开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桃园模式”,创新性引导各村异地搬迁至镇驻地,采取大产权、货币化的模式进行安置。先后启动了11个村的旧村改造工作,涉及4021户1.2万人,新建居民楼50栋,建筑面积26万平方。同时高标准完善镇域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先后投资1.2亿元铺开社区道路、雨污水管网、安全饮水、天然气入户、中心幼儿园、党群服务中心、集中供暖、社区养老中心等配套工程,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联系方式]
地 址:山东省肥城市桃园镇
电 话:0538-3560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