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驾庄镇地处鲁中宝地泰山西麓,佛桃之乡肥城南部,因宋真宗赴岱封禅途中安驾驻跸而得名,自古以来即为“南北两京通衢,四方商埠重地”。共辖71个行政村,9万人,总面积135.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5万亩。
安驾庄镇交通区位优越。省级干线济兖路、泰东路在此交汇,济微高速即将建成,东与五岳之首泰山接壤,西与梁山水泊毗邻,南与孔子故里曲阜及微山湖相望,北依省会济南,是山东“一山一水一圣人”的旅游中枢。2024年完成镇驻地济兖路双向4.4公里人车分流改造,修建镇村两级道路50余公里,镇内生产生活条件极大提高。
安驾庄镇文物古迹众多。望鲁山,山势险峻,峰峦叠翠,飞瀑流泉;望鲁湖,水色天光,一碧万顷, 山水相依;安驾汤泉,水质纯正,温滑清澈,饮誉天下;梁氏正骨,百年传承,医术高明,名扬四方;马埠民俗博物馆,廊腰缦回,物件齐全,凝聚智慧,是国家级非公博物馆。历史文化名人颇多,泰山南天门的缔造者张志纯、主张“民主邦本”的萧大亨、抗日民族英雄米英俊等一大批历史文化传奇人物皆出于此。
安驾庄镇自然资源丰富。地方名产大樱桃、苹果、中华寿桃等享誉省内外。矿产资源种类繁多,优质花岗岩、石灰石、河砂储量丰富。温泉资源位于泰东路沿线,出水温度约为61°C,水温之高、矿物质之多、储量之大国内外罕见,具有较高的医疗价值和保健作用,开发前景广阔。
安驾庄镇农业优势明显。安驾庄镇属温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降水量600- 800mm,地下水量充足。位于“汶阳田”核心腹地,以平原为主,拥有肥沃耕地10.5万亩。2023年以来,安驾庄镇立足农业大镇发展实际,创新探索“一块田”改革。目前全镇“一块田”共计3.2万亩,63个村实现了种好“一块田”共富新家园,35 个村收入突破 50 万元。改革做法得到各级认可,全省三夏机收现场会和央视《三农三人谈》活动在我镇举办,央视《新闻直播间》用时6分39秒、《山东新闻》用时5分钟对“一块田”改革进行专题报道。2024年全镇争取玉米单产提升项目3.6万亩,新建、改造高标农田1.5万亩,推广水肥一体化覆盖3万亩、玉米宽窄行1.5万亩、减垄增地3.6万亩,36台“四情”检测设备、28座气象监测站遍布全镇农田。
安驾庄镇产业发展迅速。紧紧围绕主导优势产业、龙头骨干企业建链延链补链强链,瞄准创新驱动,打造省级瞪羚企业1家、市级2家、省创新型中小企业2家;瞄准产业升级,培育泰安市级智能制造场景1家,泰安市级智能制造数字化车间1家;瞄准绿色发展,打造泓江公司进入2024年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目录。深入开展“我为企业办实事”活动,建立“政银企”联动配合机制,发动113名服务专员五次走访503家企业,帮助企业解决用地、融资、用工等需求问题48条。扶持“种子企业”4家,协助企业获批国家级荣誉3项、省级14项,8个市县重点项目均已竣工投产,总投资达15.96亿元。
安驾庄镇社会和谐安定。“一顿饭”拓展养老服务,在正东、冯楼、张埠等6个村兴办幸福食堂,叫响了“一亩三分地给村、一日三餐免费”养老品牌,除供餐服务外,还积极组织各项文化活动,让养老变享老,让安度晚年,变乐度晚年,我镇冯家楼村被评为省级老年助餐机构典型案例。“一壶茶”延伸基层治理,建成议事小院12处,以“两联四为”即“支部联网格、党员联农户”,全面开展“学、议、干、评”,实现群众身边有党员,有事找党员。“一碗菜”深化移风易俗,切实减轻群众经济负担,形成“文明殡葬”“厚养礼葬”的新风尚,让老百姓安享晚年、幸福一生。年度334件民生实事扎实推进,马埠供水站及夏辉段老管网全面更新,驻地村和单位实现社会化供水全覆盖,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地 址:山东省肥城市安驾庄镇
邮政编码:271604
电 话:0538-379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