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科技局:扎实做好四篇文章“科技之花” 结出“产业硕果”
发布日期:2024-09-26         信息来源: 肥城市人民政府

近年来,市科技局围绕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着力构建以产业需求为引领的转化模式,推动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为新质生产力。今年,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呈现崭新局面。

一是强化政策支撑保障,为成果落地“架桥铺路”。打造与发展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成果转化生态,以政策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落地生金”。给予企业技术交易额最高20%、最高200万元的补助,支持先进成果落地转化。2023年,技术合同成交额达36.7亿元,增长47.4%,享受税收优惠的交易额7000余万元。累计兑现技术转移补助542万元,惠及企业60余家,科技成果加速走向“大市场”。

二是推进创新主体培育,厚植科技成果“转化沃土”。强化企业“出题人”“答题人”“阅卷人”地位,增强原始创新与成果转化承载能力。2023年,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分别达到162家、216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70.09%,高于全省18.7个百分点,全社会研发投入达33亿元,同比增长32%,取得国内先进水平以上科技成果54项,其中42项在市内落地转化,转化效益20余亿元。

三是加快产学研协同创新,成果供给引入“源头活水”。实施“科技赋能·创新驱动”精准对接活动,推进有组织的政产学研深度融合。今年以来,与20余所院校开展对接40余次,对接企业100余家,转化成果20余项。石横特钢与中南大学、泰鹏智能家居与华中科技大学等重点项目相继转化落地,40余项产学研项目申报省、市级科技计划,农大肥业与山东农业大学“绿色生物化应用膜控释肥创制与应用”荣获2023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四是推进服务体系建设,强化成果转化全链条支撑。鼓励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共建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完善研发、中试、产业化服务等关键链条,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今年以来,新获批市级以上创新平台21家,成功创建山东省年度首批院士工作站,前三季度科技服务业规上营收增速达79.9%,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能力持续增强。


关闭
打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