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市龙山实验学校基本简介
学校前身是1995年8月成立的仪阳二中,2004年8月合点并校为仪阳镇初级中学,于2016年8月建制划归龙山中学,更名为龙山中学仪阳校区,2020年12月由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 批准设立独立法人单位,更名为肥城市龙山实验学校。设立肥城市龙山实验学校是肥城市委、市政府为进一步促进肥城教育高位均衡发展,打造“一地一区一城”的重要举措。
龙山实验学校占地98862㎡,建筑面积22394㎡。2016年至今,政府先后投入4000多万元,改建7273.38平方的综合楼1栋,新建7053平方米教学楼两栋,1050平方的学术报告厅1栋。新建风雨操场、标准400米塑胶跑道、标准足球场、PU篮球场、羽毛球场、网球场,增建实验室、功能室及配套设备。2020年又新征地40亩启动改扩建工程。
学校现有在校生2618人,寄宿生220人,52个教学班。现有教职工172人,其中专任教师165人,高级教师22人,中级教师91人。
学校以“育德、至善、启智、日新”为校训,以肥城教育四层面“72字”为引领,以千分考核为依托,以“三项服务”(服务老师、服务学生、服务家长)为策略,以“四项原则”(讲政治、讲原则、讲团结、讲奉献)为后盾,建设“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幸福校园。秉承“培养具有家国情怀、人文素养、健康身心、全面发展的阳光少年”的办学目标,不断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努力创建肥城市优质名校。
先进的办学条件 学校按照省级规范化学校标准建设各种功能室,配备最先进设备。建有理化生实验室各2口,微机室2口,多功能教室1口,教研中心1口,录播教室1口,科技活动教室1口,心理咨询室1口,技术教室1口,史地教室1口,音乐教室2口,舞蹈教室1口,美术教室2口,书法教室1口,器材室2口,党建活动室1口,团队活动室1口。实现多媒体教学和远程教学,实现校园无线网络、电子监控全覆盖,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障。
精良的师资队伍 学校依照“细、督、赛、晒、评”的总体工作步骤,落实“巡视督查—发现问题—纠正改进—总结亮点—学习提升”的“五步管理双线轮值巡视制度”,建设德育智慧管理系统,实现了无缝隙精细化管理。学校聚焦“两个人”、“两件事”,推行“学研思写行”五位一体的教师专业成长模式,拥有一支以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为引领的业务精湛、师德高尚、敬业奉献的教师队伍。学校加强“名师联盟”建设,先后涌现出泰山名师、教坛英才、教坛新星及教学能手共计28人,肥城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50余人,省市县优质课140余人次。学校构建名师工作室、学科教研活动基地,开展半天无课教研活动日,促进教研活动实效性,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每年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试题400余篇,主编或参编书籍60本以上。
规范的学生管理 以“幸福教育”为理念,立德树人,综合运用励志教育、养成教育、感恩教育等先进德育理念,开展“校园艺术节”“体育节”等系列活动,让每位学生健康成长。聘请“齐鲁少年战狼特训营”的教官对学生的队列队形、就餐就寝、内务整理进行高标准培训,严格标准,形成规范。学校落实人文素养提升,抓实路队管理,自行车摆放形成特色。就餐、就寝、上放学均站队有序,依次整齐到达指定地点,安全高效迅捷。开展“文明好少年”星级递进活动,使学生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眼里有光芒,行动有方向。
特色的学校文化 学校以传统文化教育为核心,合理规划布局“常青园”“耕读园”“红色文化园”,打造“幸福书院”“艺术之家”“党史学习教育长廊”“TED晨会”“党员先锋班”“红旗班级”“码上教研”等特色学校文化,提升学生文明素养,形成良好育人环境。开设阅读课,搭建“校园图书馆”“漂流书架”“教室读书角”,烘托大阅读氛围,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精髓。餐前古诗词诵读,定期组织国学诵读比赛,开展传统文化知识竞赛。楼道内建设高标准国学文化墙,班级门口张贴文化牌,学校景点赋予教育主题,开展“我为校树挂词牌活动”,为传统文化教育创设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每天坚持正楷练字10分钟,各年级组织展评活动。
优异的教学质量 学校扎实基础课程教学,拓展多元化的课程,丰富探究课程,扎实推进“让学生讲的更精彩”,打造“善智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成绩跻身肥城市初中学校先进行列,保障了学生全面而又个性的发展。学校以“快乐大课间”特色校本课程建设为依托,突出“社团活动课程化”,组织“学科拓展类、竞技类、艺术类、地方课程类”四大类40余个学生社团和兴趣小组。近年来,极限飞盘、腰旗橄榄球、定向越野连续六届均为泰安市冠军。定向越野男、女队代表泰安市参加山东省比赛,获省一等奖。
未来,我们将继续怀揣着幸福教育的梦想和激情,传承教书育人的薪火,面朝阳光,砥砺前行,努力寻找龙山实验更美的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