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市河西小学基本简介
学校全称为肥城市河西小学,为全日制公办小学,隶属于肥城市教和体育局,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现为武海云。
学校前身为1983年建成的桃园街小学,1997年迁至现址,位于肥城市龙山路039号,占地42.5亩,建有4幢教学楼,建筑面积28000平方米。74个教学班,在校生3970人,最大班额55人。教职工数195人,专任教师194人,教辅人员1人,中级教师数94人,占比48.2 %;高级教师数27人,占比13.9 %;师生比1: 20,班师比1: 2.6。校级以上人数8人:校长1人,副校长6人,副书记1人。中层副职以上26人,处室13个;功能室配备12口。
学校先后被评为省级文明校园、山东省绿色学校、泰安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红石榴”学校、肥城市教书育人先进单位、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称号,多次被山东教育发布、《泰安日报》等媒体宣传报道。
学校校徽以蓝色的变形字母h、x,以及绿色的翻开书本、橙色的圆形为基础造型元素,简洁明了的将学校名字蕴含其中。
学校联系方式:0538—3281614
学校办学特色
(一)党建统领,把发展方向。
党建领航服务发展。着力抓好第一议题、全面从严治党、意识形态责任制等重点工作。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为师生办实事10余件。推进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三个支部均被评为五星级支部。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打造“红石榴花园”。推进党建带队建,参与成立了我市首个社区少工委—河西社区少工委。深化党委成员党建联系点、班子成员包级部学科组工作,推行“一线工作法”,包保全环境育人、安全和教学管理工作,全方位服务教育教学。
创新机制提升质量。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依照各级办学标准,实施精细管理,推进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探索构建了“党建统领、依法治校,依标守规、系统推进,立德树人、雅正美好”的党建引领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工作机制,被推荐为山东省依法治理改革试点学校。细化落实《处室和级部管理人员年度考核评价标准》,做好日常评价,定期开展述职评议,锻造了一支依标准、守规范,潜心管理,严谨治学的干部教师队伍。
(二)评价助推,提教师素养。
依愿定岗鼓干劲。学年初定岗前下发《教师岗位任职意愿征集表》,将教师发展需求、专业素养、健康状况等因素提前考虑到岗位安排中,让教师选择喜欢和擅长的工作,教、管、辅兼顾,激发干劲,用温暖制度提升教师归属感。评价助推提效率。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差异、分类推进、多元评价”的工作思路,双线管理及时评,量化跟进动态评,教研结合梯次评,引领广大教师弘扬高尚师德,聚焦主职主业,勤于“四个研究”,备好课、上好课、批改好作业、辅导好学生。完善了学校《年度考核方案》和《职称评审方案》。发挥“教师成长档案”作用,把教师业绩作为评优树先、职称评聘的重要依据。今年代表县域小学段迎接了国家义务教育段质量监测。语文、数学、道德与法治、心理健康等学科教师均获得泰安市教师素养大赛一等奖。
夯实基础,促学生发展。
课程重构。以国家课程为宗,构建起班会课程、书香课程、社团课程三大“大课程”体系。编写教学资源包——习惯篇,生成“书声(经典诵读)—书法—书画—书趣(推介分享活动)”书香课程。各年级社团横向成面,纵向成线,促进所有孩子在有趣的学习中打好基础,养好习惯,体会生命拔节的快乐。
课堂落实。课堂上用活小组评价,实现了大班级小团队管理。使用课堂即时性评价语,关键时候“扶一把”,引导学生学进去,讲出来,学会如何达成“讲的更精彩”。
活动助燃。结合“规范月、书香月、创新月、艺术月、综合实践月”主题活动、德育主题活动、文明实践活动、班级特色活动、各级竞赛活动等,让学生勤实践、提能力,全面发展。成功承办全市小学“让学生讲的更精彩”第三次主题论坛,金帆合唱团、篮球队、小记者、海洋知识竞赛、少儿编程、国学小名士、科技活动等成绩优异。
减负提质。依托作业审批单,审核把控每天作业内容,并通过包保班级群及时反馈教、学情,落实五项管理要求。在课后服务中设置艺、体、书法等内容,保障了课后服务的“普惠性”和“个性化”。
(四)服务保障,创平安校园。
未雨绸缪强保障。提前谋划,做好教室硬件、信息化改善提升。扎实高效保安全。抓实国家安全教育,扎实开展生命安全教育、校园欺凌防范和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建立了完善高效的防控网络机制。家校共育优服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家长课堂讲座、教师健康心理讲座,形成了“培训指导先行,互动交流加温,探索引领提升”的家庭教育指导特色。学习宣传《家庭教育促进法》,持续开展家访活动,关爱特殊家庭学生,营造了平安和谐的校园氛围。
一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省级文明校园、山东省绿色学校、泰安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红石榴”学校、肥城市教书育人先进单位、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称号,多次被山东教育发布、《泰安日报》等媒体宣传报道。
校徽
校歌为《奔向辉煌》。
校园理念文化:
学校的核心理念:养正气、尚雅趣;
办学宗旨:让学生喜欢、家长放心、教师幸福、社会满意;
学校愿景:良习相伴的成长沃土,个性发展的学习乐园;
学校精神:博容一心,敏行致远;
培养目标:养良习,立君子之品;知诗书,成博雅之学;习雅艺,做美慧之人;
校训:诚以正身,学以生趣;
校风:真爱伴成长,兴艺悦天性;
教风:雅正立范,精勤善育;
学风:言行润习,探究蕴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