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评估情况
发布日期:2024-12-05         信息来源: 肥城市人民政府

关于对《肥城市残疾人事业发展“十四五”

规划》的后评估报告

一、评估过程和方式

1.评估目的/原因及评估对象

为及时了解和掌握《肥城市残疾人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实施情况,适时调整和完善《规划》内容,不断提高决策质量,推进重大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法治化,根据《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山东省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山东省重大行政决策后评估办法》和《泰安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等,结合我市残疾人事业发展实际,对《肥城市残疾人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开展实施后评估工作。

2.评估过程

为了全面做好后评估工作,市残联成立了分管负责人为组长,业务部室相关人员为成员的后评估小组,制定了后评估工作方案,明确了评估内容、评估方法、评估程序和保障措施等,确保了后评估工作的顺利推进。

3.采取的评估方式

评估小组采用实地调研、公开征求意见、民意调查等方法进行,将收集的意见和建议及相关材料进行了汇总、分类,逐条进行认真研究,提出评估意见,得出初步评估结论。

二、决策执行基本情况

(一)合法性:该《规划》参考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的《山东省残疾人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泰安市人民政府印发的《泰安市“十四五”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和肥城市人民政府印发的《肥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拟定,在肥城市人民政府网公开征求意见建议,同时征求了39个市直部门、14个镇街区残联及5个残疾人协会的意见建议,召开座谈会,听取残疾人工作者代表、企业代表、残疾人代表意见建议,邀请6位专家进行论证,根据反馈意见,对《规划》做了进一步的修改完善。《规划》制定程序合法。

(二)决策实施的结果与决策目的符合程度

决策实施的结果与决策目的符合程度较高。具体表现在:

一是建立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规划》明确提出的主要目标已基本实现,如加大救助兜底保障力度、落实各项保险补助政策、加快发展托养照护服务,生活品质得到改善,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

二是建立健全残疾人就业促进体系:《规划》中提出的多渠道、多形式的残疾人就业创业支持政策,如完善残疾人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加强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等,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促进了残疾人的就业和创业,提高了残疾人的生活水平。

三是建立健全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规划》中强调的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质量得到提升,包括提升残疾人康复服务水平、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无障碍服务水平等,这些措施有助于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实现全面发展。

四是建立健全更加规范的发展支持体系:《规划》还促进了残联组织规范化建设,提高了残疾人事业人才整体素质和服务残疾人能力。

(三)决策实施的成本效益分析

残疾人事业相关资金均由财政拨款,残疾儿童康复、残疾人托养服务、残疾大学生救助等项目均按规定标准进行支出。十四五以来,在财政资金支持下,共有934人次0-17岁残疾儿童得到康复救助,1400余名困难残疾人适配了轮椅、助行器等辅助器具,4500余名残疾人享受低保待遇和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1.3万余名残疾人享受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2.2万余名持证残疾人均享受意外伤害保险,561户困难残疾人家庭在无障碍改造中受益。

(四)实施对象对决策的接受程度

《规划》旨在提高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包括提供更好的康复治疗、教育培训、就业和社会服务等,也包括一些促进残健融合的政策、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的内容等。通过入户走访、调研等,可以得出结论:残疾人及其家庭作为《规划》的实施对象,对《规划》的接受程度较高。

(五)决策实施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符合程度

《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符合程度较高,《规划》中的目标和措施都旨在提升残疾人的生活质量,使他们能够更加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这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和目标是一致的。具体表现在:

一是发展目标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规划》中提出的主要目标,比如实现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和社会发展的目标相一致,体现了残疾人事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步协调。

二是社会保障的完善规划》强调建立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如提高残疾人社会福利水平、落实残疾人各项保险补助政策、加大残疾人救助兜底保障力度等,这些都是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助于提升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地位。

三是就业创业的支持规划》中提出多项措施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如完善残疾人就业扶持政策、多渠道、多形式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等,这些措施与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就业政策和创业扶持相衔接,有助于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

四是公共服务的提升《规划》中强调提升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质量,包括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康复、教育、文体健身、无障碍服务水平明显提高等,这些都是经济社会发展中公共服务体系完善的重要组成部分。

(六)决策实施带来的影响和可预期的长远影响

《规划》实施带来的影响和可预期的长远影响,不仅局限于残疾人群体,也会对整个社会产生积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

一是提升残疾人生活质量。通过《规划》中的社会保障、康复服务、教育支持等措施,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和健康状况得到显著改善。例如,落实重度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代缴和基本医疗保险缴费补贴政策,使他们更有保障地面对生活中的风险。

二是促进社会公平与包容性。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社会对残疾人的认知和接纳,增强社会的包容性。通过无障碍环境的建设、残健共融的鼓励政策,残疾人将更加融入社会,享受与其他公民同等的权利和机会。

三是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残疾人就业创业扶持计划将帮助残疾人实现自我价值,增加家庭收入,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残疾人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也将丰富社会文化生活,提升社会整体的文明程度。

四是增强社会的责任感。残疾人事业的发展规划将促使政府和社会各方面更加重视残疾人的权益和需求,增强公众对残疾人群体的关注和支持,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氛围。

(七)其他需要进行评估的内容。

三、决策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

(一)残疾人事业宣传不够充分。残疾人事业的宣传渠道相对有限,主要依赖于各级残联网站和微信公众号,这些渠道的受众覆盖面不够广泛,导致社会对残疾人和残疾人事业的认识还不够全面、了解还不够深入,社会扶残助残的氛围还不够浓厚。

(二)残疾人就业困难多。目前社会就业形势较为严峻,加上残疾人受自身身体限制,面临的就业竞争压力更大。

(三)基层服务能力偏弱。当前残疾人事业发展还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情况,基层残疾人工作力量不足,在残疾人服务工作中仍有短板。

四、评估结论

《肥城市残疾人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内容全面,制定程序合法,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的重要论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具体举措,符合广大残疾人的根本利益,能够为“十四五”时期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残疾人民生,增强残疾人自我发展能力,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建议继续执行。

 

肥城市残疾人联合会机关 
2024
122

                       


关闭
打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