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公众参与 > 行政决策 > 重要会议 > 会议议题解读
索  引  号 FC127154154545401-1/2024-0609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肥城市政府办公室 组配分类 会议议题解读
【议题解读】 肥城市第十九届市政府第26次常务会议:民政民生保障服务工作
发布日期:2024-12-20 08:57 浏览次数:

12月12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民政局专场新闻发布会,市民政局主要负责同志介绍我市民政民生保障服务工作有关情况,并就大家关心的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民政局始终坚守初心,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全方位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和基本社会服务等重要职责,将保障民政服务对象的基本权益置于首要位置,以群众的关切为导向,以群众的满意为评判标准,全力在保基本、兜底线、防风险、促发展等多方面发力,推动民政工作在新时代征程上不断取得新突破与新成效。

强化基本民生保障

兜牢困难群众生活底线

市民政局秉持对困难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连续11年稳步提高城乡低保、特困人员、孤困儿童、残疾人等各类救助标准,截至目前,累计为3.6万余名困难群众发放各类保障资金高达15825.24万元,有力且有效地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使其能够在困境中获得必要的物质支持与生活保障。

不仅如此,我市在民政领域的探索与实践还赢得了广泛的认可与赞誉,积极争取成为全国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全国“两项政策”衔接并轨试点以及全省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单位。民政部社会救助司也曾多次来肥深入调研,并对我市社会救助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肥城在社会救助方面积累的经验更是先后6次在全国性会议上作为典型案例进行介绍与分享,为全国社会救助工作的整体推进与优化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借鉴范例,在全国范围内树立起了民生保障的“肥城标杆”。

发展基本社会服务

提升群众生活质量

养老服务创新升级。市民政局创新完善“物质救助+服务养老”机制,通过争取中央福彩公益金570万元开展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建设完成706户家庭养老床位,为老年人打造了更为舒适便捷的居家养老环境。同时,累计为1512人提供多达8万余次的居家养老上门服务,从生活照料到健康护理,从精神慰藉到文化娱乐,全方位满足老年人的多元化需求,让他们能够在家中安心养老、幸福养老。

幸福食堂惠老暖心。加大幸福食堂补贴力度,发放补助资金186.07万元,推动老年幸福食堂可持续发展,这些幸福食堂为老年人提供了便捷实惠的就餐场所,在品尝营养丰富的饭菜的同时,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与温暖,极大地提升了老年人的生活便利度和幸福感。

高龄补贴扩面增福。市民政局将80至89周岁老人纳入高龄补贴范围,目前,累计为80周岁以上老年人发放高龄补贴282.85万元。这一举措不仅体现了对高龄老人的尊重与关爱,更是从物质层面为他们的晚年生活增添了一份保障与安心,让老人们能够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

创新基层社会治理

凝聚社会力量

社会组织优化引领。社会组织在推动产业升级、促进创新创业、加强行业自律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连接政府与企业、社会与公众的重要桥梁与纽带。市民政局充分认识到社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独特作用,积极致力于优化社会组织结构,目前全市各类社会组织已达430个,通过引导行业协会商会发挥专业优势与资源整合能力,服务于地方高质量发展大局。

慈善力量扶弱济困。市民政局深入贯彻落实慈善法,积极引导慈善力量投身扶弱济困事业。今年以来,共募集善款140余万元,这些善款如涓涓细流,汇聚成强大的爱心力量,有力地支持了扶老救孤、恤病助残等公益事业的开展。慈善组织与志愿者们通过各种形式的慈善活动,为困难群体送去温暖与希望,在全社会营造出了互帮互助、关爱弱者的良好氛围,为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贡献了不可或缺的积极力量。

今后,市民政局将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面深化民政领域改革,以更加精准的服务、更加创新的举措、更加坚实的保障,让民政工作成为社会发展中温暖人心、凝聚力量的亮丽底色。

记者提问

01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民政领域改革作出具体部署。请问,民政部门承担了哪些改革任务?下一步将如何推进落实?

回答: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民政领域改革作出部署,主要涉及社会救助、儿童权益保障、残疾人关爱服务、老龄工作和养老服务、社会组织管理、慈善事业发展等方面。我们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强化问题导向,突出体制机制改革,着力健全三个体系。

健全政策制度体系。我们将结合我市实际,加快制定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推进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加强和改进殡葬服务管理、加强困境儿童福利保障等制度文件,推动社会救助、养老服务、殡葬等领域改革创新。

健全服务保障体系。着力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在服务对象上,适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逐步将保障对象从特定群体向更多需要帮助的群体转变;在服务内容上,改变过去对特殊困难群体以资金物质保障为主的方式,逐步向资金与服务并重、物质与精神帮助兼顾转变。

健全监督管理体系。抓紧在社会组织管理、慈善事业发展、养老服务等领域推动建立多部门综合监管机制,运用信用监管、“互联网+监管”等新型监管机制手段,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监管,促进相关领域健康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有针对性地制定具体政策措施,一项一项地抓好落实,推进民政领域改革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02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市60岁以上老年人22.11万,占全市总人口的22.79%,高出全省1.89个百分点,民政部门在促进养老事业发展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下一步有哪些工作打算?

回答:今年以来,市民政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聚焦养老服务供需矛盾,统筹城乡资源、引导市场运作、优化服务供给,统筹推进全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投入2500余万元筑牢培实养老服务设施基础,扎实推进民生福祉增进攻坚行动,不断提高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水平,逐步构建起适度普惠、就近便捷、多元供给、服务精准、充满活力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成功入选全省县域养老服务体系创新示范市、全省“五床联动”试点市,在养老服务工作方面真抓实干成效明显,获省委省政府督查激励表彰。今后市民政局将继续扎实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深化拓展各类养老服务实践内容,形成具有我市特色的“肥城方案”,全力推动我市养老服务工作高质量发展。

03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和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农村留守儿童逐渐增加。请问,民政部门在关爱保护留守儿童方面是怎么做的?

回答:关于留守儿童的权益保障和关爱服务工作,民政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决策部署,不断为儿童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主要是做了三方面工作:

完善政策制度。我们联合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了健全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意见和加强流动儿童关爱保护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为做好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

开展了专项行动。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全面提升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

筑牢基层基础。民政部门指导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开展入户走访、信息核查、关爱服务等工作。指导各镇街区加强未成年人保护机构建设,发挥这类机构在困境儿童兜底监护、加强基层工作人员培训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应该说这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下一步,我们将会同相关部门,调动各方力量,建章立制,扎实工作,不断提升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工作水平。


  相关会议:张帅主持召开第十九届市政府第26次常务会议

信息来源:肥城市人民政府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