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泰安:肥城不断激活乡村全面振兴新引擎 发展接地气 振兴有活力
发布日期:2024-01-14         信息来源: 肥城市人民政府

乡村振兴是民之所向、国之大计。在肥城,关于乡村振兴的探索之举从未停歇,在乡村全面振兴的战略引领下,一条条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实践之路正在铺就,越走越美好。

产业因地制宜,发展彰显活力

近日,在肥城市湖屯镇李家寨村藕虾混养项目基地,藕农身着连体防水衣,手持高压水枪,在藕池里仔细摸索,不时将一根根新鲜的莲藕“揪”出“泥潭”。李家寨村依托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项目,把藕虾混养作为农民增收的特色产业,形成夏赏莲花、冬收莲藕的“荷塘经济”,既改善了环境,又增加了农民收入。湖屯镇曾是肥城采煤主产区,原有5处煤矿,多年来形成1333余公顷采煤塌陷区,成为环境“痛点”和生态“伤疤”。湖屯镇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积极引导群众发展轮作种植,打“错季”牌,有效拓宽群众收入来源。

在安驾庄镇马家埠村草莓采摘基地,一颗颗草莓让人垂涎欲滴,游客纷至沓来,体验采摘乐趣,享受草莓的香甜。“大棚内的草莓品种多样,果甜味美,整个采摘期将持续到5月份。”基地负责人杜遵平说。草莓的栽植、管理、采摘等过程需要人工投入,草莓采摘基地的发展带动了附近村民就业,“以前我在家照顾孩子,没有收入,现在在这干活,每个月有1000多块钱的收入,贴补了家用,非常满足。”务工村民马秋平说。马家埠村也通过土地流转、园区务工、草莓采摘等方式,实现了产业提效、农民增收,增强了乡村活力。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肥城市延伸拓展产业链条,从产业基础、交通区位、资源禀赋等实际出发,深挖当地特色优势,瞄准市场需求,串珠成线、连片成面,真正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打造一项项因地制宜的特色产业。该市培强经营主体,2023年泰安市级农业龙头企业新增10家、达到108家,推荐福宽生物争创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与此同时,肥城铺就富民强村路,带动集体、群众“双增收”。如今,在肥城市,村级产业“百花齐放”,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稳定在10万元以上,集体收入50万元村达到30%以上。

乡村更加美好,既宜居也宜业

在肥城市汶阳镇,一幢幢房屋鳞次栉比、一条条街巷整洁有序;沿街商户整齐划一、错落有致;出行群众互相礼让、文明有礼……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道路正在延展。

据悉,汶阳镇做精镇容村貌,夯实物质基础,紧紧围绕“汶滨水乡、徽派小镇”的发展定位,以人居环境整治为重要抓手,坚持基础设施建设、宜居环境提升“两手抓、两促进”,既扮靓“面子”,又做实“里子”。汶阳镇高标准完成了汶河路沿街商铺徽派改造工程,推动形成“线上成景、面上开花”的徽派景观;累计投资1.3亿元,完成52个村236公里“户户通”建设,36条“四好公路”61.8公里提档升级及潮汶路镇驻地段、大众路康泰大街段等道路提升工程;投资1.12亿元完成总长20公里的四坡路建设,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配套设施水平进一步提高。

汶阳镇建立道德激励约束机制,将“积分超市”与村民自治有机融合,调动群众积极性、主动性;盘活整合党群服务中心、农家书屋等现有公共服务资源,按照“五有”标准,高标准建成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5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有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免费开放。

汶阳镇扎实推进美丽乡村示范村的精品打造、标准提升,评选1550户“美丽庭院”。全面推进村庄综合整治,对各村进村主干道、文体广场、村委周边进行重点绿化。

据了解,肥城市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扎实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创建了和美乡村示范村80个,其中省级7个、泰安市级10个,持续深化“三清一改”,农村居民生活幸福感明显增强。

群众腰包鼓,获得感更足

在肥城市安临站镇站北头村煎饼加工厂,全自动煎饼加工机上热气腾腾的煎饼让人口舌生津。伴随着设备一刮一起一翘,一张薄如蝉翼的煎饼就制作完成了,经过折叠、包装,产品被整齐地放在货架上。“我们这的虎门小米远近闻名,因其色泽金黄、质粘味香、入口爽滑,受到很多人的喜爱。为了提高小米附加值,9个村联合,融资140万元创建煎饼加工厂,对小米进行深加工。”安临站镇安站管区党总支书记王亚雪说。

站北头社区位于安临站镇驻地,涵盖9个村,村情复杂,发展极不平衡,曾经的虎门小米多散户种植,亩均产量低,销量少,品牌力差,打不开市场,薄弱村每年村集体收入仅3万元左右。单丝难成线,独木难成林。只有把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出来,带动转化好这些村,乡村振兴才能全面开花。

安临站镇实行“党建融合,联村共建”,积极探索“一统领三集中”发展模式,助力乡村振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站北头社区牵头成立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采取“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将散户集中起来,抱团种植虎门小米,实现土地集中连片种植。小村“单打独斗”变为集体“攥拳出击”,让“联村共建、联产发展、联心致富、联乡振兴”成为现实,安临站镇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产业带动村民致富的乡村振兴之路。

“我家五亩地流转给了合作社,每年光租金收入就有4000元。我在煎饼厂上班,一个月发1500多元,一年下来,比以前种地能多挣不少钱呢。”村民刘秀莲说,实打实的增收,让大家感受到生活的日益美好。

2024年泰安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定不移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上谱写新篇章,坚持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肥城市也将在乡村振兴上加力突破,加快构建“两园三区四片多链”乡村全域振兴新格局,力争到2024年底,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突破150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000元以上。

关闭
打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