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 > 教育领域 > 教育教学 > 教研信息
索  引  号 11370983004351879S/2023-0291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山东省肥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组配分类 教研信息
【教研信息】山东省肥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跨学科项目式学习第一期成果展评
发布日期:2023-08-12 10:41 浏览次数:

为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及各学科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推动学校项目式学习发展,彰显跨学科研究的优势,提升教师对项目式学习的深入理解与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特举办我校师生项目式学习成果展评活动。


活动流程

第一阶段:项目认领。以各班级为单位认领项目以班主任和科学教师为主,鼓励其他学科教师参与本项目研究,进行项目研究前的准备工作。


第二阶段:项目研究。各班级在班主任组织下开展项目式学习研究,由科学教师进行相关研究指导。

第三阶段:项目展评。

按照班级初评、级部复评、校级展评的顺序分阶段进行。

6月2日上午,第一期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成果展评汇报活动在学校会议室如期举行。展评活动由副校长董宜芝、科学学科兼职教研员武国栋和各学科优秀教师担任评委,科学学科兼职教研员武国栋主持活动。


各项目汇报人现场进行了项目式学习成果展示。12位展评教师精心制作了课件,将项目式理念与学生实践活动相融合,呈现了不同的项目式学习设计以及实施样态,让参会人员受益匪浅。


项目引领展风采

[会跳的硬币01]


一年级孟林林老师汇报《会跳的硬币》。本项目师生多次探究,改进尝试,实施阶段通过发现问题---探究---解决的方式推进项目进展,学生在吹硬币的过程中观察、思考、得出结论,不但知道了硬币会“跳”的科学原理,还激发了他们探索生活中科学现象的兴趣,培养了他们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纸飞机飞远02]


一年级肖兵兵老师汇报《纸飞机飞远》。本项目是把一张A4纸折叠成纸飞机,然后在通过定点投掷,比较投掷距离的远近。涉及空气动力学、飞机结构与飞行姿态等方面的知识,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技术难度,该项目团队成员采用绘画、思维导图的方式设计飞机,户外测距,不断尝试,在此过程中同学们兴趣盎然,教师在项目研究中还渗透了数学学科中的对折、对称、对角线等知识,体现了学科融合。学无止境,本项目还做了延伸的设想:纸飞机除了飞的远,还可以研究什么?客机、战斗机等飞机的飞行原理和纸飞机一样吗?投掷纸飞机前“哈气”真的能让纸飞机飞远吗?


[纸结构承重03]


二年级于平老师汇报《纸结构承重》。本项目团队成员巧妙地把理论探究和实践操作结合起来,通过设计和制作纸结构,测试实验研究纸结构,从中发现问题,不断改进,最终设计出承重能力最强的纸结构,在此过程中培养了学生观察、设计和动手制作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严谨的探究态度,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纵横“磁”骋04]


二年级田国伟老师汇报《纵横“磁”骋》。本项目让学生认识到磁铁分为南北两极,磁铁有同极相斥,异极相吸地的性质,让学生在探究中掌握了磁力小车的工作原理,培养了学生日常的观察力以及对于知识的求知欲,提高了学生观察分析的思维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了动手操作能力,孩子们乐在其中,学生还在项目研究中进行了创新性地改进设计,获得了非常好地体验感和成就感。

[用纸巧运水05]


三年级白树常老师汇报《用纸巧运水》。本项目是把平日常见的A4纸,通过折叠、组合等形式改变结构,增加厚度,力求在短时间内不破漏,达到最佳运水效果。该研究团队采用了提出问题—探究问题—验证问题—反思问题的研究思路,从学生操作实践中归纳实际问题,分析解决方法,又在模拟比赛中验证了想法,最后又拓展延伸出新的问题“运水的速度与容器最大容量如何取舍”,遵循了科学家思考解决问题的研究方法,为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范式。


[杆秤制作06]


三年级辛元老师汇报了《杆秤制作》。本项目按照讲原理、明方法—小试牛刀—找问题、寻方法的过程进行研究。在学生初步制作出杆秤后,教师一一指导,学生小组合作找出问题,商讨方法。从制作材质、刻度线标画到杆秤的美观程度,师生关注到每一处细节,不厌其烦地改进制作,学生在项目研究活动中不但了解了杆秤的称重原理,也体会到了中国自古以来劳动人民的生活智慧。


[纱网运水07]


四年级王涛老师汇报了《纱网运水》。本项目旨在引导学生建构“液体的表面张力”科学概念,了解其科学本质,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质疑、思考、尝试、拓展。教师在项目研究中借助问题驱动,纱网运水研究从兜到运,从静态到动态,学生在体验过程中产生了诸多疑惑,在解决疑惑的过程中建构了水的表面张力科学概念。项目拓展联系太空实验和生活中的现象,加深了学生的认知。

[大气喷泉秀08]


四年级付继晓老师汇报了《大气喷泉秀》。本项目引导学生借助不同方法使瓶子内外在短时间内产生较大的气压差,利用大气压将瓶外的水压入瓶内,形成喷泉。本项目以“探究空气的成分”实验为起点,引导学生对现象进行了反思,了解“大气压强”,之后通过设计、改进喷泉,使其实现某些效果,让学生在问题驱动下动手、动脑,最后搭建不同平台供学生展示成果,展现学生对所学概念的理解和迁移,引导学生合作共同完成富有挑战性的任务。

[空气炮09]

8

四年级李文文老师汇报了《空气炮》。“空气炮”是利用空气动力原理,压缩空气从瓶口排出时形成强烈的气流,产生一定的冲击力。师生聚焦“如何让空气炮发挥大威力”,研究了瓶口大小、瓶身形状等对空气炮威力的影响。由涡环现象认识伯努利原理。孩子们在探究中热情高涨,兴趣浓厚,在观察中总结、反思,分享经验,提高了孩子们的动手、观察、分析能力。

[斜拉建桥10]


五年级孙玉梅老师汇报了《斜拉建桥》。本项目探究方向是体验建造斜拉桥的建桥技术和工程;探究斜拉桥提高跨度的科学原理;提高建造斜拉桥技能。通过问题转化,将生活中的情境转化为可研究的项目,让学生在研究中习得技能。在创作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开展深度探究。通过研究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合作中体会到集体的力量和智慧,在合作中提升科学素养。


[弹珠滑轨11]


五年级张衍东老师汇报了《弹珠滑轨》。弹珠滑轨是一项思维挑战项目,开源性很强,思维跳度也很大。师生合作研究过程中发现一系列问题如纸张的裁剪大部分学生没有用尺子标线;不是用剪刀裁剪,而是直接用手撕,造成轨道如锯齿状;底架托盘的稳定性显得特别的简陋等等。教师针对作品的稳定性和力学结构性进行了指导研究,该项目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多角度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综合素养。


[逃生布袋12]


五年级张腾老师汇报了《逃生布袋》。本项目是让学生根据逃生布袋逃生方法,制作模型,探究逃生布袋逃生的方法如何应用。师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时改进,开展了深度探究。教师采用了各种工具和资源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积极动员学生,同时制作了有效的评价机制,增加了项目研究乐趣。


科学学科兼职教研员武国栋作了题为《项目引领学习 问题驱动探究》的项目式学习汇报交流。与参会老师交流了项目式学习的概念、特点、基本架构、评价标准等,以《纱网运水》项目式学习活动为例给老师们提供了项目式学习的范例指引,并传达了肥城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教育科学研究室副主任、小学科学教研员孔令强主任在项目式学习方面的思想理念。

学校副校长董宜芝对本期展评活动进行了总结。

一、本次展评活动全校学生人人参与,项目研究团队展现了非常好的协作精神,老师们带着学生认真研究,以问题驱动学生的探究兴趣,利用项目式学习解决学生更多的疑问,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小项目大学问,一定要做深做透,做精做细,才能从开始的一头雾水,到拨开迷雾,最后形成清晰的研究脉络。

三、每一个项目研究都看到了孩子们展现出的无限乐趣,相信这会在孩子们心中播下梦想的种子,在不久的将来长成参天大树。


信息来源:山东省肥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微信公众号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