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泰安:肥城海晶盐化有限公司聚焦低碳绿色,让“废料”变成宝
发布日期:2023-05-15         信息来源: 肥城市人民政府

泰安日报社·最泰安讯 “这些都是用制盐后的副产品无水石膏加工成的高端石膏粉,应用非常广泛,一吨能卖到1000多块钱。”在位于肥城经济开发区的山东肥城海晶盐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晶盐化)副产品石膏生产车间,公司党组织书记、工会主席蔡志刚指着眼前的产品对记者说。原来的“废料”变成“宝贝”。近年来,海晶盐化积极提升生产工艺,不断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盐又被称为化工之母。以盐为主要原料生产的氯和碱,可以制作万种以上工业制品。2012年,海晶盐化被肥城丰富的盐矿资源吸引,入驻肥城建厂生产工业盐。据蔡志刚介绍,目前最普遍的制盐方法是净化卤水、提取盐分。盐矿石融化后变成的卤水属于钙型卤水,采用净化卤水工艺会产生大量废料——钙镁泥,不仅不好处理,还对环境有污染。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海晶盐化采用从瑞士购买工艺包的方式进行制盐。然而等到试生产的时候,这套工艺却出现了严重的“水土不服”。“实际上是硫酸钙没处理好,在设备当中吸出来结晶,跟水泥一样,把这设备给堵死了,隔一段时间就要清理。”山东肥城海晶盐化有限公司总经理田凤麟说,瑞士的技术团队也始终无法妥善解决。

为解决这一难题,海晶盐化选择迎难而上。花费2年时间,投入2千多万元,终于在2017年下半年,海晶盐化自主研发的无需净化卤水的制盐设备开始连续稳定生产。因为不需要净化卤水,所以这套设备不仅不会产生钙镁泥等固废,而且也不需要建热电厂提供热能。“其它烧锅炉、烧煤炭的厂,遇到重污染天气都要限产、减产,但我们是绿色生产工艺,零碳排放,不需要限产。”田凤麟说。

通过新的生产工艺生产工业盐,虽然没有钙镁泥等固体废弃物产生,但还是会产生一些低附加值的盐石膏。为进一步提升副产品盐石膏的“二次升值”,海晶盐化配套建设了一条年处理2万吨副产盐石膏的生产线,该生产线先通过除盐、水化工序,将盐石膏转化为二水石膏,再通过转晶、干燥、球磨等工序,将二水石膏转化为α型半水石膏,即α型高强石膏。

据了解,α型高强石膏作为新型绿色建筑新材料,是一种优质胶凝材料,全球公认的绿色建筑和装饰材料,还广泛应用于航空、汽车、船舶、医用、工艺美术等领域。“这种石膏一吨价格在1000元以上,是盐石膏效益的100倍。”田凤麟说,在国内副产盐石膏处理领域,海晶盐化是第一家采用这一新工艺的。

关闭
打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