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履职依据 > 政府文件 > 肥政字
索  引  号 11370983K21344588M/2022-00701 文件类别 法治政府
发布机构 肥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文文号 肥政字〔2022〕12号
有效性 有效 成文日期 2022-03-01
肥政字〔2022〕12号 肥城市人民政府关于2021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发布日期:2022-03-01 19:50 浏览次数:

         成文日期:2022年2月28日                                   

中共肥城市委、市人大常委会:

2021年,市政府在市委坚强领导和市人大监督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工作规定》,深入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加强党的领导,强化推进措施,健全制度机制,推动全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新进展和新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

1.强化法治政府建设组织领导。市政府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法治建设的各项部署要求,认真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主体责任,强化组织协调,着力建设法治型政府。政府常务会议先后11次研究审议重大行政决策、规范性文件管理、应急保障、产业政策制定等工作,将法治政府建设列入《政府工作报告》,与经济社会发展一体推进,推动政府各部门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

2.完善法治政府建设推进机制。落实《肥城市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市级层面责任清单》,进一步压实法治建设责任;常态化开展党政主要负责人年终述法工作,将依法履职和法治建设情况作为衡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的重要内容,列入领导干部品级量化考评述职内容,推动法治建设责任全面落实,在全市树立起重视法治,厉行法治的鲜明导向。积极开展县域法治指数评估试点,建立《肥城市法治指数评估指标体系(2021年版)》,并组织第三方开展法治环境评估。持续深化法治政府示范创建,在政府部门和镇街区开展争创法治政府建设先进典型活动。

3.全面加强依法行政能力建设。落实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政府常务会议、部门领导班子定期学法制度,通过桃都讲坛、专题培训等形式,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宪法、民法典等重要法律法规。全年市政府常务会议开展会前学法7次,市政府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专题学法4次,全市举办桃都讲坛专题学法2期,在党校举办法治专题培训班2期。加强行政执法能力培训,全市102名法制审核人员参加能力提升培训,开展新《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专题培训3次,累计培训执法人员1100余人。

二、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1.优化政府机构职能。围绕深化镇街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巩固拓展开发区改革成果,编制并公布镇街职责任务清单、开发区职责边界清单、开发区吹哨清单;强化权责清单动态管理,全年新增权责事项331项、变更275项、取消364项;强化职责运行监管,深入开展党政机构改革以来职责履行情况回头看活动,综合运用部门自查、查看报告、座谈交流、实地调研等方式总结成效、查摆问题。

2.深化放管服改革。建立一窗办、承诺办、帮代办、跨域办工作机制,推行“1545”服务模式(企业开办全流程只经1个环节,自选5种方式,实现4“成本,获享5项服务),实施一业一证改革、证照通办和简易注销改革,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提升服务便利度。2021年,公布实施告知承诺制事项210项,适用告知承诺制方式办理行政许可14429件,减少证明材料13865个。建立先证后费机制,落实优惠政策,明确11类减免情形,全年依规减免7472万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为企业节约成本1800余万元。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将审批全流程精简合并为32个事项,为全市420个重点项目帮办代办手续2569件。

3.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高位推动,凝聚合力,建立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双组长责任制,调整完善5个工作组及26个指标专题组,市人大常委会召开营商环境专题问询会,市纪委监委探索开展《监督面对面》网络问政,市委政法委出台43条具体措施,各级各部门单位深入企业一线,送政策、送技术、送人才。2021年,累计兑现企业扶持资金2.5亿元,减免税费13.3亿元;新增各类市场主体8400多家,总数达到7.2万家;新增贷款57.5亿元,增长84.2%,全面兑现惠企服务政策。

三、全面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1.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建立重大行政决策事项清单制度和动态调整制度,将11项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列入目录清单,并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为9项。严把合法性审查关口,将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作为送审前必经环节,从法定权限、法定程序、与上级法规相适应情况等方面进行审查。建立完善重大行政决策事项部门间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对未进行合法性审查或者审查后认定为不合法的,不得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

2.加强规范性文件制定管理。严格落实规范性文件三统一制度、备案审查制度和集体讨论制度。加强动态管理,2021年向泰安市及同级人大备案行政规范性文件2件;确认继续有效行政规范性文件17件、修改2件、废止失效13件;同时,大力开展涉歧视性待遇、公平竞争文件、涉行政处罚文件、涉外商投资法文件专项清理工作。

3.完善合法性审查制度规范。根据不同审查对象,逐一规范完善送审、审查、意见反馈、审议等环节程序,先后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管理办法》,修订《政府合同管理办法》,编制《行政规范性文件程序规范手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范手册》和《规范政府合同(协议)签订管理工作指引》,绘制工作流程图,逐步形成程序完备、权责一致,相互衔接、运转高效的合法性审查工作机制。

4.全面落实政府法律顾问制度。2021年,续聘党政法律顾问12人。法律顾问全年列席政府常务会10次,审查政府合同协议80件次,研究审议重大行政决策事项、文件等47件,参与解决重大疑难案件、历史遗留问题等37件,提供各类法律咨询意见360余次。

四、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1.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实施规范执法六大工程,促进行政执法队伍专业化、执法场所标准化、管理制度规范化。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编制印发执法文书示范文本,在政府网站设立公开专栏,强化执法信息公示及动态调整,全面加强对执法权力、执法主体和执法人员监督制约。

2.创新行政执法方式。推行包容审慎监管,开展教导式、说理式执法试点,建立事前释法”“罚中说理”“罚后释疑等执法机制,公布不罚清单”304项,轻罚清单”17项,2021年全市办理不罚案件992件,办理轻罚案件5件,受益主体近千人,受益金额29.7万元。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互联网+监管,全年完成各类联合抽查任务213个,抽取检查对象673户,按照信用风险等级抽查企业328户,通过互联网+监管汇聚监管行为数据73361条。

3.加强行政执法监督。严管执法资格,年审行政执法证件880人,组织公共法律知识考试462人,颁发听证主持人证件109人。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公布执法监督电话,2021年共处理投诉举报4起。加强网上执法监督,2021年通过处罚强制权力事项网络运行系统办理处罚案件109件。突出重点领域执法监督,开展执法案卷评查,2021年抽取行政处罚、许可案卷120卷,反馈各类问题667个。

五、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

1.深化行政复议体制改革。调整完善行政复议议事协调机构和工作规则,进一步健全运行机制。优化便民服务举措,在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分中心设立行政复议接待窗口,公安、交运、综合执法、市场监管等7个重点部门建立一体同办制度,14个镇街区设立便民联系点。着力推进行政争议实质化解决,建立行政复议简案快办机制,办案效率提升50%。全年受理行政复议案件60件,调解和解案件占25%,按时审结率100%

2.加强行政应诉工作指导。建立行政应诉监督制约五大机制,认真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行政败诉责任倒查、庭审观摩等制度,加强与法院沟通联系,及时反馈行政执法中的问题。2021年组织开展庭审观摩2次,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

3.加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完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全市605个村(居)全部建立调委会,选任调解员2183人,行业性专业化调解组织发展到18个,涉及道路交通、医疗卫生、建安房地产、金融、物业等领域;编制行政调解和行政裁决事项清单,共涉及事项48项,8个重点部门开展行政调解四建工作;推进诉前调解,10名专职人民调解员派驻到法院参与诉前调解,29个调解组织受聘为法院特邀调解组织。2021年,全市各级调解组织累计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4764件,调解成功率达到98%以上。

4.深化社会法治宣传教育。全面完成七五普法规划,顺利启动八五普法,市普法办被评为“2016—2020年全国普法工作先进单位2021年,开展家庭律师进万家志愿服务活动20余场次,举办校园法治讲座200余场次,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活动290余场次。加强基层法治创建,4个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个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顺利通过上级复核,126个村(社区)被推荐为第七批泰安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5.强化政务公开。强化公开平台建设,对政府门户网站政务公开专栏进行改版优化,开设23个专栏,完善网上咨询和政民互动功能,综合运用图表、音视频等方式全方位加强政策宣传解读,提升信息获取便利度。坚持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加大主动公开力度,2021年及时发布重点领域信息4000余条,依法依规处理依申请公开39件,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六、健全突发事件应对体系

1.健全工作机制。制定出台安全生产、防震减灾、重大突发事件应急保障体系和应急物资储备体系等多个总体规划和专项计划,健全《处置突发应急事件协同运行工作机制》,编制《肥城市九种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突发事件简易处置手册》,安全生产责任和应急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应急保障能力全面提升。

2.提升处置能力。明确应急管理执法人员十项严禁”“五公开”“十不准,再造执法程序流程,提升装备水平,不断提升行政执法能力。推进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建立以消防救援为骨干、以森林消防等专业性队伍为补充、以社会救援力量为辅助的应急救援队伍体系。目前,全市登记各类应急救援队伍27支、4100余人,其中,社会救援队伍2支。

3.强化数字赋能。投资1600万元高标准建设市应急救援指挥平台,市镇两级实现协同会商和应急值守,15家企业纳入数字安监一期工程,实现远程监控监测。投资30余万元研发全员安全在线培训平台,目前,危化品、矿山等行业领域4000余人实现线上培训,对规上企业负责人进行专题培训,对2家企业800余人进行强制培训。

虽然我市在法治政府建设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上级要求和群众期待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各级各部门重视程度和落实力度不平衡,压力传导还不够紧实,法治政府建设推进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在法治政府示范创建工作中,创新力度不大、亮点不足,缺少在全省、泰安市具有独创性、叫得响的工作;部分涉企部门对法治与营商环境的关系认识不足,运用法治方法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政府决策、服务评价反馈等制度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提升。

下一步,将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强化工作措施,完善制度机制,狠抓责任落实,全面提升法治政府建设水平。一是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优化完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等职能,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推进政务服务智慧大厅建设,深化流程再造和基层放权赋能,提升基层便民服务体系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水平。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推进公平竞争审查政府部门全覆盖,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监督,切实维护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二是提升政府治理法治化水平。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严格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监督管理,提高备案审查质效。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启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决定公布等制度。健全完善重点领域重大行政决策执行情况报告制度,加强行政决策的执行和评估,持续提升行政决策公信力和执行力。推进镇街区合法性审查工作全覆盖。三是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聚焦安全生产、生态环保、交通运输、公共安全等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重点领域行政执法,加大实地核查和重点抽查力度。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大力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和行政执法考核评议,推行柔性执法和包容审慎监管,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四是提高纠纷化解能力。加强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推进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有效衔接和访调对接,更好地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深化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提升行政复议申请便利化水平,加大纠正违法或者不当行政行为力度。加强行政应诉工作,全面执行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提升政府部门行政应诉能力。

特此报告。

 

 

肥城市人民政府

2022228

 


    相关解读:关于肥政字〔2022〕12号《肥城市人民政府关于2021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的解读




信息来源:肥城市人民政府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