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日报客户端:肥城:万亩农田有了“大脑” 农业生产更加智慧
发布日期:2021-04-15         信息来源: 肥城市人民政府

“何时浇水,浇多少,是否加温,加多少?智慧农业系统自动采集大棚温度、湿度、光照数据,经过分析启动相应设备运作。”4月12日,记者走进位于肥城市安驾庄镇的乐汶现代农业产业园,园区负责人祖少华带记者参观了智慧温室大棚立体种植区。由“数字”栽培出来的小番茄,红彤彤地挂在半空中,煞是可爱。

该园区以数字科技为导向,占地6万平米的温室大棚集研发、育苗、有机蔬菜及干鲜果品种植、农业科技试验推广为一体,成为培育数字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型主体。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不同,在这里,生产管理不需要大量人工,智能化设备和大数据平台的加持,使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全产业链、全方位深度融合,数据的收集、传递、处理分析及时准确,极大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标准化、智能化、精准化水平。

肥城市委书记马保文说:“我们以入选国家数字乡村试点为契机,通过创新5G、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化技术手段,让‘数字’下沉,与农业农村深度融合,加快农业转型升级、迈向高端,走出一条数字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今年以来,肥城市不断推动建立与“数字肥城”“数字乡村”发展相适应的组织架构、管理机构、运营主体、人才队伍和保障体系,创新数字农业以及数字管理模式等,探索形成了“四个一” 数字乡村建设肥城模式,即一个数字乡村县域标准、一个数字乡村建设规划、一个“桃都慧农”数字平台、一个农业大数据综合服务中心。在农业生产上,大力推广发展农业物联网,利用技术手段获取、收集和分析农业生产中的实时数据,减少传统农业由于粗放式管理而产生的效益损失,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智慧农业的转变。

“打开手机,选择浇水模式,田间水管就流出了汩汩清水。”在肥城市安庄镇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区内,种粮大户杜尊东向记者展示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的使用。该系统的应用,使得灌溉这一过去累倒全家的体力活儿,现在“一键”就能解决,还能实现节水50%、节肥20%。万亩农田有了“大脑”,农业生产更加智慧。

“数字”应用同样让佛桃培优更加科学。位于桃园镇的山东康顿智慧农业产业园建设了物联网智能大棚、肥桃科技中试车间、肥桃技术综合管理中心,配套了智能肥水一体化设施、滴灌系统、微喷系统,对土壤有机质含量、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等实时监测,为佛桃生长打造最优局域环境。同时,“智能化数据分析+专家在线指导+技术员实地作业”,为佛桃桃培优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农业生产信息化建设已初显成效,数据开放共享服务也逐步完善。在汶阳田农高区为农服务中心,数以百计的自动化农机装备摆满了整个展厅,“共享农机”等创新服务模式也应运而生。该中心建立了“数据采集-科学分析-精准匹配”机制,构建起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入驻专业服务组织117家,无人机保有量超过260架。“耕地、播种、浇地、施肥、收割,为农服务中心精准配备机械进行作业,节水、节肥、节药,还省人工,每亩节本增效近300元。”安驾庄镇蔡颜子村种植大户汪西军向记者介绍说。

当下,肥城深入推进“互联网+”现代数字农业,大数据信息平台、电商服务平台、物流配送平台等各类服务平台不断完善,有力推进了产业数字化,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产生了巨大溢出效应,推动了乡村振兴,给农民带来更多的数字红利。(□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刘涛 通讯员 周倩倩 报道)


关闭
打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